在“爱安吉”App上线“幸福浒溪”服务??椋迪指咂分是姿诘?、精品水旅路线等幸福河湖标志性成果全民一图可视、一表可查、一键可搜,建立浒溪智慧便民服务体系。打造精品水旅路线、开放水文化场馆、设置生态垂钓露营点等,举办运动休闲旅游节、长三角体育节等滨水文旅活动。丰富水岸共富实现路径,沿河村集体以水资产、水资源入股,实现了村民拿租金、挣薪金、分股金的“两入股三收益”利益联结模式,构建起政府、村集体、企业三方共赢局面。大力推进水旅融合发展,招引深蓝计划2.0、石马港漂流、竹仙湖君澜庄园等咖啡、漂流、露营新业态项目签约落地,构建起“到安吉玩水去”特色水旅风光带。2023年浒溪流域滨水旅游同比增长18.67%,村集体经营收入80万元以上村社全覆盖。
?。ㄈ┮浴笆指衬堋蔽劳校蛟熘腔酆雍喙苄卵?/div>
高质量推进浒溪流域数字化建设,在浒溪流域全面构建高精度智能无人机、无人船、无人车“水-陆-空”立体感知监测网。成立浙江省首个河湖长学院分院,建设“河长客厅”平台,形成河湖管护部门联动,河长履职能力提升,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的工作格局。推动全县重要水域实现数字化转型,建成集在线互联、数据共享、业务协同、决策支持等功能于一体的河湖管理平台,浒溪主要干支流河湖监测感知设施覆盖率达到100%,河长履职效率大幅提升,及时预警监测违规钓鱼、游泳、垃圾倾倒等河湖异常事件,智能化监管大大节约人力成本。
(四)以“?;ご小蔽?,弘扬水文化讲好水故事
安吉县充分挖掘古遗址周边的历史文化及民俗风情,因地制宜地进行布局打造,不断挖掘特色水文化,讲好水故事。以幸福河湖建设项目为依托,通过流域治理挖掘文化资源,打造以浒溪水文化为主干,串联余村溪源文化、横路溪古村文化、银坑溪茶竹文化、马吉溪品竹文化的“1+4”五大文化轴带,做深“水利+文化”特色。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优质水资源,深度推进水旅融合发展,实现了水利工程与旅游产业的双赢。连续举办了多届中国·安吉玩水节,亲水节,龙舟赛,打出了“到安吉玩水去”金名片,将滨水两岸的山水风光、文化遗产、精品景区、重点玩水项目以及水利展馆等串珠成链,形成了具有安吉特色的水文化研学线路。
三、典型示范案例
浒溪幸福河湖建设完工后,在“两山”理念的指引下,水生态环境优势转化带来的生态农业、生态工业、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已然成为金名片。浙江安吉在探索“怎样把幸福装进浒溪”这一课题中,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,形成多个示范案例,对其他省、市建设幸福河湖具有借鉴意义。
?。ㄒ唬└咂分仕肪持τ啻骞餐辉?/div>
通过浒溪幸福河湖建设项目,综合实施生态补水、堰坝生态改造、水生态节点建设等工程,有效解决余村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问题,以高品质水环境助力余村共同富裕发展,拓宽“两山”转化路径。围绕优质的山水资源,转变水经济发展思路,大力发展乡村旅游,助力高品质漂流、露营、咖啡、夜市等滨水新业态的发展,引进品质商家20余家,举办全国山地户外运动多项赛、长三角体育节、音乐演奏会等文旅体活动300余场,引入优质农业、文创和民宿主体,带动村集体经济实现大幅增收。充分利用15分钟亲水圈、大自然工位计划,把工位搬进绿水青山,实现乡村“旅居式”创业办公新模式。助力余村品牌推广和青年入乡创业,实现流域内人均GDP逐年上升,2023年余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11万元,人均纯收入7.1万元。
(二)探索生态联勤河湖管护协作新模式
在浒溪流域建立“1+5+X”生态联勤警务工作模式,即由河长办牵头,公安、水利、综合执法、生态环境、农业农村等五个主要职能部门常态化入驻,根据具体工作需要增补驻点单位,形成信息流转、合力处置、反馈跟踪的联勤联动、线上线下闭环机制,由点及面建立全域辐射的生态联勤网。依托河长制生态联勤工作机制,全面梳理基层河长巡河发现、媒体曝光、群众举报、上级督办和检查暗访发现的问题线索,结合河长制联席会议制度,定期会商研判,形成一般问题现场整改,复杂问题集中攻坚,重大问题统筹推进的常态化治理工作模式,有力破解河湖治理与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多头管、三不管、推诿扯皮等问题,有效推动部门间统筹协调、联合执法、信息共享,凝聚工作合力,快速实现河湖问题治理动态清零。在全县重要水域实现数字化转型,构建多部门联动、智能监管场景应用、AI预警处置闭环化的河道生态联勤管理平台,实现河道巡查去盲区、无死角。
?。ㄈ┙⑸教了庥盟壑凳迪只?、助推乡村致富
以浙江省“用水权和激励性水价”改革试点县为重要契机,通过向村集体颁发取水许可证的形式,对取水权属、取水用途、取水水量、取水期限等进行逐一明确,为水资源高效转化提供政府背书,全县已完成360座山塘水库的确权,为下一步用水权的交易、抵押奠定前提条件。综合考虑供水价值、发电价值和文旅价值等多方面因素,探索形成了一套农村山塘水库水资源价值核算体系,建立了“确权发证—价值核算—流转开发—收益分配”的工作模式,为水资源交易、抵押等提供基准价值参考。经初步核算,全县389座农村集体山塘水库30年的用水权总价值高达173.6亿元。安吉县累计完成22座农村山塘水库流转交易,实现生态价值转化约2亿元?;冀鹑诨箍埂坝盟ǖ盅?项目贷”等绿色金融服务,经初步评估全县农村集体山塘水库30年的可授信额度超过100亿元。
?。ㄋ模┐笾裨按遄鲎闼恼隆⑴袒钏?/div>
村庄建设充分尊重现状地势地貌,兼顾生态、生活、生产需求,柔性布局穿村水系、道路及安置区,实施引水入村水系连通、千亩方永农集中连片、五彩共富路、观音堂安置区提升改造等项目,惠及全村200余户农户,有效解决水生态系统不健全、基础设施不完善、最后一公里不通畅等难题,营造“看得见水景、听得见水声、记得住乡愁”的农村人居环境。通过实施大竹园村智慧排水、引水入村等项目,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完善的基础配套,打造49家高品质民宿,7家餐饮楼,9家咖啡、露营等新业态,增加就业岗位200余个,吸引青年返村创业87人,为村民拓宽增收渠道。招引白云齐总部经济,2023年实现营收5.51亿元,带动村集体年经营收入从过去3万元增至362万元。村集体先后获得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、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、省3A级景区村庄、省级卫生村、省级森林村庄等荣誉称号。